對于機床行業,面對當前不景氣的市場,如何以不變應萬變,仿佛是大部分企業都在探討和研究的問題。CIMT2013上,本刊記者有幸采訪到北京北一機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修巍先生,向其了解了北一的最新產品及動向,并就目前熱議的關于企業“轉型升級”的幾個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
自動化展現新勢力
北一機床本次展會出展的主要是柔性化加工單元和自動化為主,其中,XRAN2125×65動梁龍門柔性加工單元、凸輪軸精加工生產線及葉片生產線均含有自主研發的新技術,倍受展會矚目。“XRAN2125×65動梁龍門柔性加工單元充分發揮了北一機床技術集成優勢,在考慮未來產品加工的集約性和集成性需求基礎上,配置了自動交換工作臺、自動交換附件頭以及自動交換刀具功能,能夠達到一次裝夾五面加工的目的,這些功能充分體現出現代機床發展的一個趨勢,即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我們在整個加工工藝節拍上盡量的縮小對于機床時間的占用。”修總告訴記者。
“另外,由1臺B2-K1016數控凸輪軸磨床、1臺B2-K6006數控凸輪軸砂帶超精機和1臺金石機器人組成的凸輪軸精加工生產線,以及由2臺XKH800Z五軸聯動葉片加工中心組成的葉片生產線,適應了中國機床工具行業產品正由為中國汽車產業提供單機配套向整條生產線過渡的趨勢潮流,全面體現了公司在提供機床集成制造和全面解決方案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修總指向展位的另一邊向記者介紹說。
中高端代表新方向
“企業對市場的定位層次決定了你的受眾群體的大小。而現在北一的產品體現的都是一種高品質,我們未來的產品定位是中型中高端,除此之外,北一以龍門、落地鏜、立車、臥車等為主的中型系列也在往高端方面發展,所以說,北一的定位跟國內其他廠家完全不同,包括產品特點的突出,目標方向都不一樣。”說到此,修總臉上露出一絲自豪的笑容。
其實,北一之所以將產品定位在中高端,也是考慮到企業今后的發展。中國機床市場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在對于中型中高端的產品的需求和渴望越來越多。將產品定位在中型中高端也是為了企業的持續發展和繼續壯大。修總向記者舉例說明,“從2012年的海關數據可以看出,在全國機床行業都處于一個下滑的狀態時,高端進口機床的需求量仍處于一個增長期”。目前國內的機床制造業在國際的定位或者水平的層次上還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北一將產品定位在中高端,未來的需求和發展是可以預見的。
其實,記者在今年采訪中也遇到過同樣的問題,市場危機出現,投資謹慎,再加上機床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都需要更新換代,因此各企業對設備的要求更加明確,首先性能要可靠,產品品質要高,其次,如果創新型的產品能夠使企業生產率得到提高的同時,對于未來的發展依然有其用武之地,局限性不大的話,或許更能受到客戶的青睞。

新“升級”促進新成長
當記者問到面對當前不景氣的市場環境,大家都討論“轉型升級”的問題時,修總對此有著不一樣的看法。
“所謂的‘轉型升級’,是迫于一定的壓力,而不得不做出改變的一個概念。現在對于機床行業而言,如果企業有一個良好的基礎,愿景是對的,目標是正確的,路線方針沒有錯,至于怎樣提高訂單量和銷售額,就完全在于企業如何執行。”修總向記者分析說,“而‘轉型’這個概念太大,它包括企業長期經營方向、經營模式、組織方式、資源配置方式的整體改變,這對于擁有長久歷史的國企來說就顯得更加困難了。因此,企業想要在困境中逆襲,還是要找到合適自身的位置。”
現在中國機床行業在技術上與國際水平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外觀結構上我們基本上都可以實現,但是可靠性,精度保持性等細節上,我們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提高。知名大企業有很多,但是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特色。遭遇市場環境的不利影響時,企業應該找到合適于自己在市場中的定位,然后對細節再進行提升,包括細化的管理,人員層次的提升等,所以說企業“升級”要比“轉型”更合適一些。
差異化贏得新市場
不斷的創新是一個企業不敗的必要條件。有了適合自己的市場定位,具體該怎么執行,想必關注競爭對手,關注新技術是一個不可缺少的條件吧。
本次展會,修總也大致參觀了各大展館。 “本次展會看到很多的國內外企業并沒有太大進步,甚至有一些知名的廠家也沒有讓我們看到一些新的東西。但是,也發現了部分高速高精的設備參展。例如,Yasda(日本安田)的立式坐標鏜,還有一些我們原來認為很不出名的企業也在做車銑復合,這種機床功能上的組合,為用戶提供工序上的節約,競爭很激烈,生存很困難。” 修總表示,“尋求更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式,但也不能照搬任何一家。”
北一從小到大,從車床、銑床到斷削、磨削以及原來的重型到現在的中型中高端等產品系列都已覆蓋到。在能源行業,整個汽車行業,包括軍工、航空航天、鐵路等一些常規的行業,北一都有著在某些方面比較突出的特長。據修總介紹,今年軍工企業可能會有突破,其次是醫療器械。由于國家政策對于民生政策的要求,在醫療上,包括在醫療設備的引入上,一些相關制度的出臺對于國產醫療設備的提升有一個新的要求。同時,國產的醫療設備廠家在近幾年正好處于一個更新替代期,原來大部分是臺灣設備,從05年的火熱攀升到現在平穩的理性投資,這個所謂的“更新替代期”對于中高端產品來說,正好是一個機會。
“國家重點關注的航空發動機,還有一些軍工特殊的產業,對機床行業能夠有一定的拉動,但前提必須是能夠提供用戶滿意的、高性能的、具有替代性的產品,關鍵還有服務的態度和服務的理念。”修總最后告訴記者。
微觀經濟學中說道,“產品的差異化程度越高,市場勢力越大。即使價格高些,消費者也愿意支付。”這里的差異化是指產品的不可替代性,不僅僅包括產品本身的特性,還包括策略上的差異,服務的差異等。要贏,就贏在“差異”上!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